中新经纬6月13日电 题:百亿资金涌入A股ETF,为何再现“越跌越买”趋势
作者 徐成城 国泰基金基金经理
徐成城
(资料图片)
2023年上半年A股市场波动较大,虽然”数字经济”和“中特估”概念持续表现强势,但在经济复苏预期摇摆和海外风险的扰动下,行业轮动较快,赚钱效应并不显著。6月份以来,国内经济延续了弱势:5月的出口数据不及预期,出口金额同比下降7.5%;CPI和PPI同比继续走低;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的销售面积也降至去年同期水平。尽管在政策托底下,经济进一步下行的可能性较低,但短期将处于筑底阶段,市场仍持续关注于即将发布的经济数据和全球货币政策的最新变化。因此,当前A股的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复苏的疲态:在5月份”数字经济”和“中特估”主题开始调整后,缺乏主线驱动的上证指数在3200点附近开始持续震荡整理。
但另一方面,虽然震荡中的大盘整体缺乏赚钱效应,结构性的行情却持续演绎,增量资金也在当前点位踊跃入场。从全市场指数型基金的申购数据来看,A股多数板块在上周都实现了资金净流入:宽基类指数产品净流入额达到了百亿元左右,金融地产、生物医药和消费等行业型ETF基金上周净流入额也超过20亿元。
回顾近期的A股行情,上述行业尤其是银行、地产、家电等板块确实出现了一定的指数反弹。而对这些行业做进一步分析的话,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大多有如下特性:第一,估值处于历史分位数低点,且交易不太拥挤;第二,2023年以来的跌幅比较多,部分行业2023年以来的最大跌幅已经超过20%;第三,在政策或者需求的利好下,短期盈利有望改善。而近期A股演绎”市场越跌越买”这一趋势的核心逻辑,依然是资金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寻求“低估值”+“业绩改善”这一类安全资产的避险驱动。
展望后市,市场会再度进入国内和海外的政策博弈期:一方面,国内稳增长政策的政策思路仍然是“以时间换空间”,MLF降息、发放消费券和特别国债等政策有望陆续推出,但整体目标仍然以延后风险、托底信心为主,以保证“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主线。政策约束下的国内经济或将延续缓慢复苏特征,流动性环境仍相对宽裕;另一方面,海外欧美衰退预期反复,通胀持续回落,尽管7月美联储加息概率依然较高,但加息终点的临近已经确认无疑,全球估值约束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持续缓解。在此基础上,若海外重新开启衰退宽松交易,美元利率的回落叠加中美外交释放利好,国内市场风险或有望进一步回升。
下半年尽管仍有不确定性,但市场整体机会大于风险,结构性机会也在增加。具体来说,高质量发展下的数字科技和“中特估”势必会成为2023年投资的主线行情。数字科技方面,看好和国内经济相关度较低,但受益于全球风险偏好回暖,兼具技术突破、产业趋势和政策支撑的芯片行业、通信行业和AIGC加持下的游戏传媒行业。而中特估”主题,又可以分为“中特估+分红”和“中特估+景气”两类投资方向:高分红的国央企投资方向;以及受益经济复苏博弈的可选消费类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地产产业链龙头企业。另外,在政治经济风险仍具有较高不确定性的状况下,包括贵金属在内的有色金属行业,也是在当前市场不断调整下作为对冲市场波动的较好选择。(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任小玲
【编辑:王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