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报纸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一家媒体担负着怎样的使命?一群媒体人是怎么工作的?8月29日,40多名7-16岁的团中央系统干部职工子女,来到中国青年报社实地参观、动手参与,揭开了蒙在“媒体”二字上的神秘面纱。


(资料图)

为使青少年充分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团中央直属机关工会联合会主办、中国青年报社工会委员会承办了此次“追梦少年——一日中青报人”体验实践活动。

活动中,孩子们了解到报纸的印刷生产过程,感受到现代生产技术的力量;体验了新的媒体形态,体会了媒体工作的意义;也收获了欢乐和友谊。

孩子们纷纷写下了自己的感受,以下是其中四位的体会:

造纸工艺实在太神奇了

报纸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在报社工作是什么感觉呢?带着这样的疑问,8月29日上午,我们来到中国青年报社参加“一日中青报人”的活动。

带队老师先给我们详细地讲解了报纸印刷的全过程。矗立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组曾用于印刷报纸的大机器,竟然有三层楼那么高!

接着,我们来到了照片长廊,报社老师给我们讲述了新闻报道过程中发生的一个个故事。

我觉得这次参观活动最好玩的就是互动环节,老师给我们出了各种有趣的题目,让我们在欢声笑语中学习到很多知识。

孩子们现场体验造纸工艺。主办方供图

通过现场体验,我不仅了解了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而且在现场还学习了传统的造纸工艺。它的方法是这样的:先把碎纸浆捣碎,然后给它加5滴造纸胶,搅拌两分钟以上,用勺子将纸浆捞到网筛上面把水过滤掉,然后晾晒,大概一天之后,上面的纸就干了,把它从网筛上轻轻地取下,一张纸就造成啦!

造纸工艺实在太神奇了!我回家以后又用学到的方法造了好几张纸。我觉得自己亲手造出来的纸张特别珍贵,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收藏起来了。

孩子们在演播室体验。实习生王曼茜/摄

活动最后,同学们轮流上台,每人或朗诵一首古诗,或表达了对教师的祝福。我们舞台的背景原本只是一块纯蓝色的背板,结果报社的老师在电脑上,就变出了多姿多彩的背景!

这次活动真是收获满满!

(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四(4)班 潘来之)

印刷机器原来是这样工作的

我参加了“追梦少年”的活动,活动地点是在中国青年报社。

在中国青年报社的印刷厂,我不仅看到了印刷机器,了解了印刷术的历史,还知道了印刷机器是怎么工作的。

孩子们亲手体验了中国古老的造纸术。实习生王曼茜/摄

接着,我们又去了中青大厦。老师播放一段视频后,现场提问,我们来抢答。我知道了很多新知识。我最感兴趣的一项就是造纸,虽然我造的纸坑坑洼洼的,但是,我学会了。

孩子们在愉快地交流。主办方供图

最后我参观了演播间。我站在蓝色背景的舞台上,给大家朗诵《早发白帝城》。

这次活动真有意思!我不仅去了演播间,还学会了造纸。

(通州区运河小学,四年级(3)班 郭梓谦)

看到了“一张纸的力量”

我来到中国青年报社的第一站就是印刷厂。工作人员凌晨就要开始工作,每天我们看到的报纸原来就是这么一张张辛苦地印出来的。

孩子们在中青大厦听老师讲解报社历史。 主办方供图

世界总是在进步。第二站我们来到中青大厦的二十一层。在这里,我们看到新闻信息已经数字化了,传播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完成,传播的信息更多,而且更快。

孩子们听得专心、看得认真。实习生王曼茜/摄

从一张纸到海量信息,证明了人有无穷大的力量。我们还可以变得更好,把一张纸的力量变得更强。

(中教实验小学,三年级(1)班朱吉元)

体验了融媒体发展的最新成就

8月29日,我们“追梦少年”小组走进中国青年报社参观学习、体验了“中青报人”一天的学习工作。

在中国青年报社的印刷厂,印厂的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印刷课,让我们了解印刷报纸的生产过程、基本材料,让我知道拿在手里的每一份报纸都有印刷工人的辛勤和汗水。

然后我们实地参观了报纸的印刷厂,一台台印刷报纸的大机器、一沓沓摆放整齐的报纸……让我看到了一张报纸还在生产过程中的样子。

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是那一大卷的纸。要知道每卷纸可有几十斤甚至上百斤重呢!我们几个小朋友合力都抱不动。

孩子们在印刷厂参观。主办方供图

随后,我们来到了中青大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国青年报的文化长廊,让我了解了中青报建设和发展的70多年历史。接着,我们观看了中青报宣传片,感受到了全媒体时代中国青年报的变化。

老师还带领我们做了手工,我亲身体验了造纸过程。原来我们平时用的纸张造出来这么不容易,我以后可要好好珍惜。

孩子们总有问不完的问题,他们积极发言,踊跃提问。实习生王曼茜/摄

我总听爸爸讲中青报的故事,这次参观,让我不仅了解到报纸生产流程、体验了报社融媒体发展的最新成就,还体会到了叔叔阿姨们工作的不容易。

我要努力学习,以后像他们一样,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 五年级(8)班 吴晓龙)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樊未晨整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