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520领证人数断崖式下跌,现在人怎么都不结婚了

刚刚过去的"520",因谐音"我爱你",一直都是结婚登记的"吉日"。往年,为了满足新人们的心愿,不少地方的民政局甚至需要"加印结婚证""提前开通网上预约和电话预约""为爱加班不打烊"。但在刚刚过去的这个"520",不少地方民政局发现,今年结婚的对数较去年大幅降低。例如,江苏省内今年登记的对数为11156对,而去年为15003对;广东省今年共12450对,去年则有20892对;四川省今年1.6万余对,去年2.5万余对;贵州省今年6873对,去年共有14876对。

无论是从各省数据,还是区市的数据,结婚登记的对数都大幅度下降。为什么当代人都不愿意结婚了?"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为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陈友华表示,近年登记结婚人数下降,从客观来说有两大原因。一是适婚人群基数小。近几年,结婚的大部分是95后,而我国在1990年后出生人口快速下降,表现到现在,就是适婚人群缩小了。二是晚婚晚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年轻人结婚年龄比以前推后很多。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数据显示,2020年国人平均初婚年龄涨到了28.67岁,男性为29.38岁,女性27.95岁。而在201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为24.89岁,男性为25.75岁,女性为24岁。

从主观上来说,结婚人数少与生育文化的瓦解相关。一方面,"少生快富、少生优育"理念在人们心中扎了根,传统生育观明显式微。另一方面,当代年轻人的背后是同上一代人完全不一样的父母和国家,不需要再依靠婚姻去"抵御风险"。"上一代人年轻时,无论是父母还是国家,经济上都不宽裕,婚姻起到了抱团取暖、抵御风险的作用。但今天不一样了,部分年轻人的父母已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财富,国家经过多年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也更加完善。"陈友华说。

此外,社会文化更开放和包容,也让当代年轻人对性的需求可以不再通过婚姻来满足。性与婚姻发生分离,年轻人可以享受性但不承担婚姻责任。一些人在权衡自身生活实际后,觉得不结婚更轻松。

有不少人认为,婚育压力与经济压力相关。但陈友华认为,将婚育率下降单纯归因于经济压力可能站不住脚。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报告2022》数据也显示,全球总和生育率最高的前10个国家全在非洲,但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却是全球最低的,相反,经济发达国家早已呈现出人口负增长趋势。

当代年轻人出于自身考虑很多不愿意结婚了,但陈友华有两点忠告:

第一,今天的社会保障制度实际上并没有改变人类社会的养老方式。社会养老制度在世界范围都面临持续性困境,仍需要家庭养老作为补充,婚育的作用不言而喻。

第二,诸多研究证据表明,婚姻是人类身心健康的一种保护机制。2020年发表在《心理学与老龄化》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好的爱情可减缓衰老速度,与恋爱中的人相比,单身的人老得更快,单身者出现炎症、老年痴呆、癌症的风险更高,死亡风险也更高。此前瑞典的科学家统计了来自不同国家超过79万名男性及72.5万名女性的数据发现,有至少1个孩子时,平均寿命至少延长1年。也有大量科学研究证实,适龄婚育可以使女性发生乳腺及卵巢恶性病变的几率降低,更年期相对来得更晚。此外,在长达几十年的婚姻过程中,夫妻双方共担经济压力、疏解情感压力,同时形成相对规律的生活作息,这些都对健康有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