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聿铭


【资料图】

7月26日,“非遗主播沙龙”江苏站成功举办。在现场,不少来自江苏各地的95后、00后评弹、昆曲、锡剧等非遗传承主播们进行了精彩的表演,还讲述了他们学习钻研传统技艺,以及接触和爱上直播的心路历程。

根据此次沙龙发布的数据可知,江苏非遗直播场次、观看人数、直播人次等均有亮眼的表现。过去一年,江苏地区非遗直播超51万场,观看人次达17亿;3.4万名江苏非遗主播在抖音开播,带来超675万小时技艺演出。全国每16位非遗主播中,就有1位来自江苏,原本流行于江南的江苏非遗文化正通过触网直播出圈。

众所周知,非遗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尤其是地方特色的文艺往往能集中展现地方文化。所以,非遗传承便成了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各方力量在非遗传承方面虽然都下了功夫,但是因为地方文艺的小众化,以及博物馆式展出不够“活泼”,传承效果并不理想。

借着互联网东风的网络直播在非遗传承方面正展现出让人难以置信的效果。从此前其他省份公布的数据以及平台发布的年度数据看,截至2023年5月,抖音上平均每天有1.9万场非遗直播,平均每分钟就有13场非遗内容开播;同时,濒危非遗全类目都通过平台找到了“新观众”。过去一年来,有116位30岁以下认证非遗传承人活跃在平台上。除认证传承人外,超1000位00后在抖音身体力行弘扬非遗传统文化。

这样的数据说明:非遗传承并未因其小众化而难以传播,年轻一代对非遗文化并非毫无兴趣,关键还是在于平台的加持,能够让非遗传播的窗口越来越大,跳脱出传统舞台的限制。此外,有了互联网气质的加持,非遗也可以更好地契合年轻人的文化消费特点,从而实现对非遗的现代化“改造”。

而这些之所以能发生的关键逻辑链又在于:互联网直播为非遗传播打开了新天地,年轻的网民们可以通过打赏等方式对非遗进行支持和关注,而正因为有了打赏支持,非遗传播在互联网中能够获得更大的创新激情。如此良性互动之下,非遗传承就展现出鲜明的“活态传承”特色。

在这样的新生态下,直播与短视频中天生的互动性、智慧化、沉浸感使得网民们能够突破时与空、虚与实的界限,哪怕隔着屏幕,也能够触及非遗背后的匠心和古韵。此外,直播与短视频技术的发达,也进一步解除了传者的限制,人人都可以成为非遗内容的创作者、传播者,关于非遗的“台前幕后”“书里书外”都能得以全景式立体呈现。所以说,非遗传承从静态走向活态,从守旧走向创新,从单向走向交互,这种互联网气质的融入,可谓为非遗传承打通了“任督二脉”。

诚如我们在此次活动现场所看到的,几位来自江苏的非遗主播无不都是用这种“活态传承”的方式,让非遗通过“+演艺”“+教育”等方式,展现出勃勃生机,让那些原本养在深闺的小众文艺不再“曲高和寡”。

这种直播式的“活态传承”何以能展现出如此大的威力?其实背后的原因并不难发现,最根本的原因是对非遗传承的人性关照。非遗传承从不是简单的文化传播,而是需要以满足人性需要为出发点的文化传播。传统的博物馆式传承终究只是机械应对,而关照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文化诉求,把非遗融入到互联网场域中,并且挖掘出非遗文化的现代元素,让非遗传承与时俱进,这样的新型传播方式自然能博得满堂彩。

此外,这种“活态传承”还遵循了现代社会原始朴素的商业关系。现代社会绕不开商业逻辑,触网的非遗传承在主播和网民之间建构起纯粹的合同关系,至于是赠与还是服务关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以合同为载体的契约关系下,彼此双方都能各取所需:主播们不仅能够通过演出获得经济收入,更能在精神层面更有获得感,而观众则能获得切身参与非遗保护的成就感。

总之,在“活态传承”之下,非遗的“破圈”变得触手可及,这无疑是现代文化传播的幸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