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天然万古新 豪华落尽见真淳
——读史恒臣散文浅议
万年春
(资料图)
如果把人生的不同阶段寓于不同的文学体裁的话:少年如诗歌,激情四溢;青年如小说,一波三折;中年如散文,散漫淡雅,娓娓道来。史恒臣把他所写的散文近百篇,结为一集,名之曰《大地记忆》,正是他人到中年的心态体现,在回忆中呈现出他那散漫淡定的人生感悟。这是他文学梦的总结,正如作者所说的:梦想路上,文学给了我安慰、激励和自信,同时也记录了我的人生轨迹,让生活变得较为充实。
史恒臣的散文是其精神生命历程的直接体现。以散文的形式和简约的文字与我们对话,呈现出他生命成长中的艰难坎坷、情感状态以及不甘命运摆布的抗争和奋斗——深深地烙上了上个世纪的时代背影,也进一步彰显了史恒臣“个体精神的丰富性”。尤其是在一组回忆性散文中,“岁月留痕”留下的不只是“苦涩的生活记忆”,还有在这“岁月”中不断丰富而强大的“精神维度”:《年灯三题》中的“灯笼”、“天灯”和“灯盏”,照亮的不仅仅是其童年时期除夕和正月十五的夜晚,也照亮了童年美好的时光,那里有父与子的温情,有童年伙伴提着灯笼捡鞭炮的快乐,以及母亲把“并不阔气的家装扮得灯火辉煌”的仙境,这一盏盏的灯,照亮的是通往远方的“精神之光”,所以作者不无伤感地写道:
时光荏苒,岁月如流,而今我已年过半百,在城里安了家。屈指算来,已几十年没有在家乡过年,但我深深地记住了那段难忘岁月,无论走到何处,心里始终装着故乡的年灯。
年灯给作者的是温暖,是“精神的原点”,有了“家”的归宿。而童年时期的“共有三排房子”的《母校》,则是精神的出发点,尽管这所乡村小学“残缺不全”,还是一所“戴帽初中”,像那个时代所有的乡村小学一样:设施简单,师资缺乏,课程不全;但仍然以那个时代特有的教育方式给他以精神的滋养,学到了知识,懂得了竞赛,更有精神意义的是教会他如何面对“简陋的生活”,作者感恩地写道:
我在家乡小学读了五年书,虽然学校并不规范,但她把一个不谙世事的乡村顽童培养成了一名初懂学规的小学生。
乡村少年能够接受到的精神滋养除了“家”和“学校”,那就是“社会”,实际上,这才是“三位一体”的教育结构,而在社会上,史恒臣能够接受到的“精神滋养”的另一个途径就是“让人魂牵梦绕”的“露天电影”,这是那个时代乡村“文化生活”的主打项目。有很多散文家和诗人都写到了露天电影带来的快乐和对自己成长的影响,这是一个时代的共同记忆,镌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史上,史恒臣的“露天电影”既是他“最大的精神享受”,也是他童年的惆怅和谜团:当电影放映到关键节点时,“放映灯泡”瞎了,把一个巨大的“谜团”留给了一生;当跑片延迟出了问题,即便是在“时值隆冬,野地上的观众一个个冻得上下牙打架”,仍然是美好的童年回忆。露天电影不仅是“好玩”“好看”,而是融入到生活和童年游戏之中:“许多片子的内容早已是耳熟能详,在下面更是模仿得惟妙惟肖”。露天电影在那个时代,是否在孩子们心目中播下“阶级仇、民族恨”我们不得而知,但使孩子们最初认知了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有了是非观念的辨别,这就是为什么人到中年偶遇到工地上放映露天电影,作者不顾“蚊虫叮咬”,“欣欣然钻入人堆”,一直看到电影结束还意犹未尽。——这与其说在看电影,不如说是在寻找童年的精神源头。
史恒臣散文所体现的“个体精神的丰富性”,事实上不只是他“个人的”,也具有“时代性”和“共同性”,从那个年代经历过的人,都有这种“集体记忆”。所以在他的一系列散文中,所体现的是这种精神的丰富性的方方面面:《手表》中酸甜苦辣与岁月沧桑,《年集》中的快乐祥和以及对幸福的期盼,《有线广播》中的所接受的知识和对时代的认识;等等;都为我们提供了“史栋恒式”的精神发源地。这种“精神的丰富性”来自作者散文“真实性”的表达。
这是散文精神的首要条件:现实性的真实性。史恒臣的散文写人记事,甚至有限的几篇“篱边小说”,都具有“真实性”,是对自己“曾经”的记录和写照,童年记忆既美好又困顿,琐琐碎碎,点点滴滴,都是生活的实录。在前面分析的“岁月留痕”中都得到了很真切地体现。我们所说的“真实性”不仅仅还原生活忠于现实的“真实”,更主要是体现在更为深刻的“心灵的真实”。这在一组写人物的散文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尤其是《父亲最高兴的一天》,这是一篇揭父亲短的作品,超越了“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传统观念。说的是“1984年初夏的一天,父亲却出奇地高兴”——为什么“高兴”?而且还“出奇”?是因为做了两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一件事是“这学期函授生交学费,剩了几十块钱,你小郭叔(父亲的同事)俺俩一商量,就这几个钱,也不能给学员办什么事儿,一人买台收音机,也算占了公家的便宜”。另一件事是:父亲拿20多斤小麦去换面,利用过磅员的“误会”,换了人家一袋50斤的面。而且“父亲忍不住笑了:今天运气好!”作者还原了父亲之所以这样做的真实背景,父亲不是“大恶之人”,尽管前者属于“贪污”,后者属于“盗窃”,我们还是能够深深地同情并原谅父亲的行为,就在于作者真切地表达了“心灵的真实”,作者深情地写道:“几十年过去,那天的情景历历在目。直到今天,我仍不想对这两件事作出任何评价。但我承认,父亲是个普通人。在那个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他同所有人一样,生活得十分不易,也十分卑微”。我们不能够用“道德绑架”的方式来批评或者指责生活在困顿中的父亲,父亲不是“完人”,这种特定历史时期的“错误”,正折射出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人的“卑微和无奈”——这才是对那个时代的控诉和批判。
这种“心灵的真实”同样体现在其他描写的人物身上,他们都是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六舅》中所体现的六舅与母亲的真实情感,在《四娘》中,四娘对我的关爱,《父亲的学生》《郭老师》《党老师》中所呈现的师生之情,都令人动容。这些描写都体现了作者在扎实的社会基础上所能够表达的心灵真实。
哲学家说,现实的是合理的。然而,现实又是必须加以改变才能够进入到散文化的写作中。史恒臣的散文,是他主观情感的投射,散发着他的精神光环。但这并不意味着史恒臣的散文都达到了多么高的水平——事实上,他的散文有生活的质感,但显得粗糙;情感的表达真切却显得直白;还有少部分文章还不能够算是散文或者说不能够说就是文学作品。这需要他进一步地努力并具有相应的艺术追求——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作者:万年春 系南阳师范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