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举办期间,记者跟随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数字乡村聚力行动帮扶团队来到贵州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化屋村是“数字乡村聚力行动帮扶活动”启动后的首站。5月27日这天,蓝天万里,白云千层,乡村公路旁的三角梅盛开迎客,乌江源百里画廊观景台吸引不少游客驻足拍照,放眼望去碧波荡漾,峡谷壮美,气势恢弘。
【资料图】
图为化屋村5G+VR慢直播宣传指示牌。记者王焕君/摄
观景台旁一个印有二维码的展示牌引人好奇,游人用手机扫一扫就进入了化屋村5G+VR实时慢直播页面。如果分享到朋友圈,好友也可以看到如诗如画的乌江源百里画廊。
据悉,2022年,在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指导下,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聚集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支持信息化发展,使用互联网平台企业捐赠到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信息化发展专项基金善款中的2000万元启动数字乡村聚力行动示范村建设公益项目。化屋村成为入选示范村建设资助的10个项目之一。
获得资助后,化屋村在专项基金的资助下,不断优化“5G+X”数字乡村信息化平台。依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实现党建和村务管理、农村信息管理、乡村应急管理、便民服务等乡村治理和智慧文旅功能。打造“全域智慧旅游平台”,重塑乌江源美丽景色。
5G网络全覆盖助力特色产业
化屋村地处乌江上游,位于乌江源百里画廊风景区内。山水之间,茂林深处,民居整齐有致,记者发现许多居民楼上贴着“5G网络已覆盖”的标志。黔西市新闻媒体联络服务中心主任罗凯介绍:“化屋村的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宽带、装上了高清网络电视,村民们逛淘宝、开直播,享受着全新的网络生活方式,同时还能通过网络让化屋的特色农产品、苗绣产品、旅游产品等不出村就能销售到全世界。”
图为绣娘们正在直播间向网友推荐苗绣香囊。化屋村苗绣车间供图
说到网络带来的变化,化屋村苗绣车间负责人尤华忠说:“直播给曾经困顿的苗绣企业带来很大帮助,2022年十月份开始接触直播,经过政府支持和后期学习,当年总营业额182万中有59.8万元是线上销售营业额,顿时体会到了互联网的强大。今年我们准备打造三个直播间,并培训直播人员12名,继续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带更多群众就业,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农家乐、民俗、商铺……这些文旅产业已在化屋村遍地开花,勇于探索的化屋村村民何兰去年将经营多年的农家乐承包出去,成立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转型做直播带货和自媒体账号运营,还经营本地生活团购和旅游服务资讯。谈及公司发展,何兰感慨道:“公司创立初期,化屋村村委会为我们提供了办公室,还为自媒体账号运营出谋划策、提供内容,如今公司运转顺畅。”
乡村旅游数智化带来游赏新体验
化屋村积极创新乡村治理方式,为村民所居及旅游服务提供了诸多便利。如今“悬崖经济”已是当地村民的致富路,为做好旅游管理工作,化屋村建立了“全域智慧旅游平台”,依托5G、云计算和大数据优势,平台将实时分析景区客流量、发送落地欢迎短信和人员告警短信,有效引导游客错峰旅游,让景区信息化管理惠及每位游客。
未来,在打造毕节市多个景区互通互联后,“全域智慧旅游平台”还将建立远程旅游体系。毕节移动计划在机场、高铁站等场所同时配备VR技术和覆盖5G网络,通过平台互联串通,让旅客可在百里之外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化屋村、百里杜鹃等景区的美丽景色,不断扩宽毕节旅游资源宣传范围,真正实现全域旅游。
数字乡村信息化平台让村务实现智能办公
图为5G+智慧水质检测点。记者王焕君/摄
在乌江源百里画廊六冲河河道旁,一个写有“5G+智慧水质检测点”的牌子吸引了记者。“这里不仅仅有水质检测点还有电子围栏”新仁乡副乡长李兴鸿向记者介绍,“利用5G网络与大数据分析,智慧水质监测能够对当地乌江水文情况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测。电子围栏是利用江边区域布置的摄像头,当人或动物触及警戒线时,云喇叭自动播放驱离警告,同时,‘5G+数字乡村信息平台’会将预警短信发送给区域负责人,提高了村委会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5G+数字乡村信息平台是化屋村以数字乡村治理为出发点建立的可视化操作系统,可收集和处理化屋村的生产、政务、服务、指挥四个环节的数据,让化屋村村务实现了智能化办公,也为数字乡村建设注入了新动能。
化屋村的地标之一 “天竹峰” 记者王焕君/摄
易地扶贫搬迁点34幢雪白漂亮的黔西小楼有序排列,背靠巍峨的天竹峰,当地人称天竹峰为笋子岩,山峰似竹笋,直插苍穹,雄奇又不失秀美。期望化屋村在信息化浪潮中探索出如同笋子岩般的雄奇新“黔”景。
为让数字乡村聚力行动示范村叫得响、推得开、可复制、有品牌,帮扶团队同黔西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工信局、新仁乡相关负责同志围绕数字乡村建设开展了交流座谈会。化屋村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负责人、信息化带头人向专家咨询了数字乡村建设中遇到的困惑。
化屋村之变是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数字乡村聚力行动帮扶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接下来,帮扶活动将继续提供智力支持、开展供需对接、营造浓厚氛围,讲好数字乡村发展的故事。 (光明网 记者王焕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