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相关资料图)
这些年来,38岁的王盛宁守在甘肃省庆城县防灾减灾的“神经末梢”——路家掌村,一旦发生险情,他就是“应急第一响应人”。近期,大雨连连,其中有几天,作为庆城县翟家河乡路家掌村党支部副书记的王盛宁一夜未眠,为的是赶在暴雨来临前,把村上的两户老人第一时间转移到安全地带。
去年,庆阳市发生了百年不遇“7.15”特大暴洪灾害,其中,翟家河乡在全市降雨量最大,12小时强降雨达到378.3mm。在这场特大暴洪灾害来临的前夜,王盛宁也是这样一夜未眠,把被困的老人一个个背出险境。
今年7月30日,中央宣传部、应急管理部发布了2023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王盛宁等11名个人,以及中国救援队、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宝塔消防救援站2个集体获得2023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称号。
连夜把受灾群众背出危险区
近期,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枕戈待旦的防汛工作让王盛宁不由得回想起去年庆阳市那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洪灾害。
去年7月14日,暴雨已经下了一阵子,深夜王盛宁刚一下躺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村里的八旬老人路建秀,这位老人刚从养老院回到家里——几十年前搭建的小窑洞,小窑洞随时都有可能坍塌。那天,随时准备救援的王盛宁和衣而卧,他“腾”一下跳下床,立即冲出家门,赶往路建秀家。
路面积水过深、泥石流、断崖式塌方……这些情况都让王盛宁赶上了,车子也在半路熄火了。于是,他从后备厢抄起用于环境卫生整治的铁锹,徒步往老人家走去,一脚就踩进了深深的泥水坑。他还需要翻山,天黑路滑,平时开车10多分钟的路程,他手脚并用,连走带爬花了2个多小时。
到路建秀家时,小窑洞已经开始漏水。王盛宁看到,一大股水流涌进来,老人站在炕上,手足无措,他冲过去把老人背起就跑,最后,跑到了安全地带。
由于雨势过大,村中的排水系统处于“失灵”状态。王盛宁将路建秀安置好以后,急忙与村干部和网格长商量如何疏通地下排水系统。他又蹚着没过小腿的洪水,赶赴下一场救援。
在救助完另外一户村民时,王盛宁叮嘱一同救援的队员赶快回家查看灾情,他孤身直奔王老庄村重点关注对象朱志成家。朱志成年近六旬,去年在工作时受了伤,朱志成80多岁的母亲卧病在床多年,一家5口生活条件艰苦。王盛宁越想越着急,便跑了起来。
到朱志成家时,王盛宁看到,三孔窑洞全部进水,他跑过去,背起卧床的老人,并带其家人撤离。刚到大门口时,“轰隆”一声,三孔窑洞立刻垮塌,王盛宁庆幸,这一家5口人的生命被保住了。
这一晚,王盛宁一直在跑,一共在暴雨洪涝中背出了7户群众,全部安置到安全地带。后来,他与救援人员的汇合时,才发现自己跑丢了一只鞋子。当得知在此次暴洪灾害中无一人伤亡时,他长舒了一口气。在救援时,因为他“一言不合”就背起老年群众逃生,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背爷侠”。
“路家掌又亮了”
暴雨停息,洪水还未退去,对村民来讲依然是险象环生。为救人奔跑了一夜的他,第二天带着应急小分队直接投入了入户排查,以及组织群众抢险自救。
当日下午,王盛宁与其他救援人员以及灾情鉴定组成员又再次深入到村子的各个角落,连续十几个小时,一起将各类救援物资运送到全村的山山峁峁、沟沟岔岔,帮助群众撑起救灾帐篷,妥善安置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确保受灾群众有水喝、有饭吃、有所住。
随着灾民临时安置刚完成,王盛宁又马不停蹄协调两台装载机为全村抢修道路,当天就打通了3公里主干道。随后,他又带着村民修通八亩滩、李家河、王老庄、北山四个村民小组的20多公里村组道路,保障了灾民的出行和物资运输。他说,“水、电、路都断了,群众生活必要物资也供不进来了,必须第一时间把路抢通,第一时间解决物资问题。”
“暴洪灾害给电力、通讯设施等造成毁灭性打击,灾后恢复供电供水更是当务之急。”王盛宁在组织道路抢通的同时,组织40多名群众带着铁锹、绳索、抬杠,顶着35摄氏度的高温,挖坑竖杆,火速配合维修人员展开了电力、通讯的抢修工作。
随着基础设施恢复,2022年7月19日20时许,路家掌村山峁沟岔灯火通明,有村民说:“路家掌又亮了。”
王盛宁却累倒在了工地上。事实上,在特大暴洪灾害发生那段时间,王盛宁很少有合眼的时候。他说,“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重建是紧事、要事、重中之事。”
灾后重建工作还在等待着王盛宁,每一户重灾群众的新宅选址挂在他的心头。他了解到村民路张海在建新家遇到选址困难时,便向村“两委”建议,征得全村群众同意后,将村集体用地以兑换方式腾出,为路张海确定了住宅重建新址。路张海说,“多亏了他,还帮我协调建筑材料、联系施工工队,监督质量,十多天我的新家就建成了。”
经过几个月的连续奋战,去年11月,路家掌村的灾后重建工作圆满完成,11户群众住宅重建全面完成,34户群众住宅得到维修加固,村里的各项基础设施功能逐步恢复。
当前,正值防汛关键期。王盛宁在做好应急救援准备的同时,也苦口婆心地告诉乡亲们如何避险、如何防护、如何自救与互救……作为家乡防灾减灾“应急第一响应人”,他也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安全“保护神”。自从8年当兵生涯结束后,王盛宁就回到了他牵挂的家乡。他说,“我的愿望是不仅带领村民发展产业,让村民生活越来越幸福,而且要守护好每一位群众的安全。”
事实上,王盛宁只是“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的一个缩影,他背后站着更多“应急人”守护着广大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